综合司

当前位置:首页> 商务报告内容

来源: 类型:

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一、2008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2008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跌宕起伏,价格波动剧烈,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在7月中旬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大幅回调。

上半年,国际商品市场依然延续过去6年的旺盛势头,与去年同期和今年年初相比,一些商品价格有相当大的涨幅。原油价格一度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记录,玉米、小麦、大豆、豆油、铝、黄金等价格在上半年先后创出历史新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通货膨胀构成巨大压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消费物价指数(CPI)都呈逐月上升趋势,屡屡突破警戒线。由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居民食品和燃料的消费支出比例更大,在其CPI构成中占有更大权重,国际市场粮食和原油价格的上涨对其影响更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085月,发达国家广义通货膨胀率(headline inflation)为3.5%,核心通货膨胀率(core inflation)为1.8%,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广义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则分别高达8.6%4.2%

下半年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因素的影响,石油等主要大宗商品需求减弱,供求关系不断改善;加上美元开始逐步走稳,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市场流动性趋紧,大量投机资本纷纷撤离商品市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首先受到重挫,农产品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随之全面大幅下跌。至10月份,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7月份的高点暴跌37.1%,其中食品饮料、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类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下跌26.0%31.1%40.5%。尽管如此,多数初级商品价格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

 

  国际商品价格近期大幅回落,但仍处历史高水平

                   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美元计价,2005=100

         资料来源:IMF

 

二、影响未来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当前,国际商品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对实体经济冲击的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市场信心的恢复尚需时日。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国际商品市场的变数。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受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弱,价格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但受供给垄断、美元汇率波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不排除出现短期内大幅震荡的可能。随着主要经济体救市措施的逐步到位,市场流动性和信心恢复,大宗商品价格在经过深度调整后可能走稳或有所回升。耐用消费品和信息技术产品则因需求不振、产能扩张过快,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世界经济下行导致全球需求进一步减弱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扩散,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已陷入衰退边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慢,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这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商品需求进一步减弱,主要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其他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可能加剧。前几年由需求快速增长引致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因素将明显减弱,其他商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商品市场价格波动

近年来,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具有了越来越强的金融属性,成为重要的保值避险和投机获利工具。金融市场的波动必然加剧商品价格的震荡。为避免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行动,投入巨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108日主要经济体央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同步降息。自美国推出救市计划后,欧元区15国、日本等也相继出台救市方案。这些措施客观上将起到刺激商品市场需求的效果,也可能使已缓解的全球通货膨胀形势出现反复。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农产品  2008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涨势迅猛,纷纷创历史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FFPI1998-2000=100)在6月攀升至历史最高点219点。但第三季度以来,各类粮油作物价格均跟随油价从历史高点大幅回落。10月,FFPI食品价格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下跌5.7%,其中粮谷、油籽油料及乳制品分别下跌3.6%18.3%35.0%,肉类和食糖分别上涨10.7%19.5%。至11月上旬,玉米、大豆、豆油、小麦价格分别比年初下跌15.7%26.3%31.3%41.6%,只有大米受产出国贸易政策的支撑,仍比年初价格高近60%

总体来看,预计今明两年主要农产品价格虽有下行压力,但有望稳定在目前水平或有所回升。一方面,受益于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产品价格有继续下行的压力。据FAO估计,2008/09年度全球粮食产量预计为22.4亿吨,油料作物产量将达到4.3亿吨,分别比上年度增长5.3%6.6%。另一方面,需求和成本因素将对农产品价格构成支撑。近年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显著上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限制了进一步增产空间;世界性的生物能源需求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饲料、食品工业等需求继续保持旺盛。此外,卫生、健康、防疫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检验检疫项目增多,程序复杂,周期延长,加大了农产品贸易的成本。

原油  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在年初突破100美元/桶大关后,油价迅速飚升,至711日纽约期货市场主力合约盘中价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记录,但仅仅两个多月后,又一路狂泻至90美元/桶附近,虽几经大幅震荡,总体仍趋下行。10月中旬以来徘徊于70美元/桶,最低跌破60美元/桶,为20071季度以来低点。OPEC和国际能源机构已连续多次调低2009年全球原油供需预测。国际能源机构最近一次报告还首次大幅调低了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需求增幅,预计2008年和2009年全球原油需求仅分别微增0.1%0.4%

同时,油价依然存在一些支撑因素。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称,能源价格不存在资金操纵的情况;地缘局势依然有紧张因素,伊朗核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预计在2008年底至2009年油价的平均水平仍有可能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同时因市场气氛高度紧张敏感及对形势判断的巨大分歧而出现大幅震荡。

有色金属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在7月初创下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后,随油价掉头向下,至今跌幅已超过50%。受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铜需求受到严重打击,交易所库存已回升至较高水平。美元汇率出现升势,使计价货币因素对铜价的支撑力度减弱。但考虑到矿山开采问题导致供应中断屡有发生,勘探开采难度增大、资源稀缺程度提高导致铜生产的边际成本大大提高,总体看铜价虽有继续下行的压力,但空间有限。除铜外的其他主要有色金属同样也已经过深幅调整,价格虚高成分已被迅速挤出。目前,有色金属市场主要受到世界经济前景不佳预期所主导,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若能保持一定增长,有色金属价格有望止跌回稳。

纺织纤维及成品  近期国际棉价大幅回落,纽约棉花交易所期棉价格已跌破40美分/磅,为近年新低。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最新预测,由于其他农作物竞争造成美国等主要产棉国种植面积减少以及不利气候造成的单产下降,2008/09年世界棉花产量将比上年减少6%,至2470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纺织用棉预计为2550万吨,比上年减少3%。库存继续下降,国际市场棉价有望企稳。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及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收缩,亚洲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将继续收窄。

化工及医药产品  中东地区廉价的石化原材料和亚洲、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这些地区成为近年化工及医药部门的投资热点地区。从全球投资动向看,2008-2011年世界石化产能将有较快增长,而同期需求增长将逐渐放慢。石化产品价格将受到较大压力。预计未来2-3年内,化学品贸易量年均增长率为6%-7%。欧洲仍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市场,年销售量在4600亿欧元以上,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近30%。但同时欧盟对化工医药类商品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严格和复杂。欧盟REACH规定,向欧盟出口化工产品的厂商今年61日起开始初步登记,121日后,未进行初步登记者必须进行正式登记,否则将被取消进入欧盟市场的资格。欧洲化学品管理署还公布了包括16种候选物质的第一份REACH高关注物质名单。虽然高关注物质通报程序相对简单,但已成为出口商证明产品安全性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欧盟对高关注物质的严控要求,将涉及家电、纺织、服装、鞋类、玩具、药品等多个行业,提高有关产品的出口成本。

铁矿石及钢材  2008年的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上涨65%-71%、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及力拓两公司上涨79.88%-96.5%的不同涨幅而落幕,打破了以往惯例。9月初,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出铁矿石中途提价,再次挑战年度议价的原则。力拓公司更是表示将不再增加长期合同,而是寻求混合式合同或现货销售。近期铁矿石现货价格已有明显下跌,意味着需求已经降温。但在主要经济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而供应方保持高度垄断情况下,买方必须采取适当谈判策略,才能在2009年度价格谈判中赢得主动。

2008年上半年,钢材价格与铁矿石、焦炭等冶炼原材料价格出现轮番上涨,涨速之快,涨势之猛,几乎到了失控程度。即使经过第3季度的持续下跌,11月初CRU钢材价格指数仍比上年同期上涨14.4%,其中北美、欧洲、亚洲市场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7.2%19.7%1.5%。但从今后一段时期看,美国及至全球房地产业的降温、油价持续大幅上涨对汽车市场的冲击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影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最终都将波及到钢铁行业。特别是在前两年钢材价格持续强劲上涨刺激下,全球钢铁产能迅速膨胀,总体呈供应过剩。因此未来钢材价格将比上游资源面临更大下行压力。在矿山行业要求分享更多利益的背景下,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严重受损。

机电产品  受市场需求趋缓、原材料涨价和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电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收益明显下降。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协会(VDMA)统计,2008年上半年,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0%,低于去年同期的15%,预计下半年形势更不乐观。日本机床工业协会(Jap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日本8月份机床订单比上年同期下降13.9%。其中,国内机床订单下降13.6%,海外机床订单下降14.0%,均为连续三个月下降,且降幅有逐月加大的趋势。

消费电子高速增长的势头大大减弱,美欧等主流市场由于资产收入状况恶化导致消费意识渐趋保守,手机、电脑、平板彩电、MP3等消费电子产品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下滑。业界调查公司Display Search预计,2008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值约6150亿美元,2009年为6450亿美元,增长不足5%,远低于前几年两位数的增幅。其中,手机仍是最主要产品,但发达国家市场已趋于饱和,需求疲软,增长点将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平板电视处于发展高峰,正逐渐取代CRT市场,但液晶电视面板已出现供过于求状况。电脑市场则是笔记本电脑迅速替代台式机。技术成熟、规模生产以及为刺激渐趋疲弱的消费而加大营销活动力度等因素将进一步加快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预计下半年至2009年初,价格水平将下跌两至三成。基础电子产品方面,半导体业出货额年增长率将由10年前的17%下降至5-7%,进入与传统工业相近的稳定增长期。

全球汽车业面临10年来最大一次衰退,其中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汽车主流市场今年以来销量持续下滑。美国市场9月份汽车销量不足100万辆,下降27%,为17年来最大跌幅。欧洲汽车市场销量下滑速度有加快趋势,9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减少8.2%,前三季度累计下滑4.4%。其中,英国和西班牙汽车市场下滑的幅度分别达到21.2%32.2%。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也在迅速降温。预计2009年的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大的转机,将处于停滞状态,全球仅有新兴市场可能成为低迷车市中的微弱亮点。由于高油价导致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北美、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市场短期内很难恢复往日生机,全球汽车制造商将争相抢夺新兴市场,给新兴市场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带来很大竞争压力。

高油价使各国纷纷发展新能源,核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技术与设备市场机遇空前。非洲迎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阶段,当地工程机械市场商机突显。

船市经历持续5年的空前繁荣后,渐趋清淡。主力船型订单饱满、造船产能扩张过快、成本上升、货运需求下降、融资困难等因素,都对造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集装箱船市场在过去数年一直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运力增幅达到年均12%以上。根据目前的订单计算,2011年运力将达到1615万标箱。预计未来集装箱船订造市场存在下滑压力,订造空间将主要集中在中型集装箱船。散货船运力增速过快,近期运价已现暴跌,未来造船市场趋于清淡。油船市场上,由于近年散货船市场火爆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单壳油船改装为矿砂运输船或海洋工程船的现象增多,抑制了油船运力增长。预计2008-2010年油船建造市场将有平稳表现。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