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司

当前位置:首页> 商务报告内容

来源: 类型:

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状况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增速略有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低于上年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从上年的3.0%降至2.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由上年的7.8%升至7.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仅造成信贷紧缩,而且对市场信心构成打击由于金融市场混乱,信贷紧缩,一些欧美金融机构已经倒闭。据IMF估计,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动荡的总损失有可能高达9450亿美元。受全球股市下滑及美联储大幅减息等因素影响,美元汇价一路下滑。2007年,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幅度达到10%

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有所回落,但对外贸易依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步统计,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5.5%低于20068.5%的较高水平;全球货物贸易额13.9亿美元,增长15%;全球服务贸易额3.3万亿美元,增长18%。在世界10大贸易国中,英国出口额同比下降3%,德国、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荷兰、意大利和比利时出口额增幅均达到两位数;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进口增速明显放缓,分别同比增长5%7%3%9%,其余6个国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   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前十名   金额单位:10亿美元

国别

出口额

占比(%

增速(%

国别

进口额

占比(%

增速(%

德国

1327

9.5

20

美国

2017

14.2

5

中国

1218

8.8

26

德国

1059

7.5

17

美国

1163

8.4

12

中国

956

6.7

21

日本

713

5.1

10

日本

621

4.4

7

法国

552

4.0

11

英国

617

4.3

3

荷兰

551

4.0

19

法国

613

4.3

13

意大利

492

3.5

18

意大利

505

3.6

14

英国

436

3.1

-3

荷兰

491

3.5

18

比利时

432

3.1

18

比利时

416

2.9

18

加拿大

418

3.0

8

加拿大

390

2.7

9

世界

13900

100.0

15

世界

14200

100.0

14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快讯》,2008419日。

 

展望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进一步加大,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更加明显IMF最新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3.7%,成为近五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量增长5.6%,比上年低1.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3.1%4.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11.8%7.1%WTO初步估计,由于美国经济趋于衰退,欧、日需求不振,全球通胀压力上升,2008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下滑至4.5%,比2007年低1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还在加深和蔓延,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加剧。据美国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统计,2008年一季度,全球投资者从股票基金中撤资980亿美元,而2006年和2007年同期分别净流入490亿和190亿美元。从年初至3月底,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累计下跌7.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4.1%,欧洲三大股市均出现下跌,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企业市值比上年高峰减少190万亿日元。截至3月底,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指数为70.31,较上年末下跌4%。其中,欧元对美元收于1.5805,美元对欧元较上年末贬值7.6%;美元对日元收于99.85,较上年末贬值10.6%。跨国投资也开始受到不利影响2008年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同比下跌40%,为2004年以来最不活跃的季度。由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仍较旺盛,国际贸易增速有所回升。荷兰研究机构经济政策分析局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082月的3个月中,全球货物贸易较此前3个月增长7.1%,比此前3个月增速上升3.4个百分点。

 

2   20062008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

 

2006

2007

2008

2009

世界经济

5.0

4.9

3.7

3.8

  发达国家

3.0

2.7

1.3

1.3

     美国

2.9

2.2

0.5

0.6

     欧元区

2.8

2.6

1.4

1.2

     日本

2.4

2.1

1.4

1.5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7.8

7.9

6.7

6.6

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

9.2

6.8

5.6

5.8

  进口:发达国家

7.4

4.2

3.1

3.7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4.4

12.8

11.8

10.7

  出口:发达国家

8.2

5.8

4.5

4.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0.9

8.9

7.1

8.7

注:2008年和2009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849日。

 

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1.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并将世界经济拖入调整期

次贷危机不但对美国经济本身造成极大困扰,也通过贸易、投资和市场信心等渠道波及到其他国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目前,这场危机正在从次贷领域向优质房贷、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等领域蔓延,造成全面的信贷紧缩。为解决危机,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079月以来连续7次降息,利率调整的幅度大,速度快,政策力度超过以往。美国的做法虽然部分缓解了自身危机,但造成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持续贬值,使那些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受到冲击。

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恶化了欧元区企业的出口形势,导致欧洲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持续升值的日元也削弱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美元贬值使拥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发展中国家财富缩水。由于美元贬值,投资者纷纷转向原油、黄金等具有一定保值功能的资源性产品,推动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OECD公布的反映其成员国经济活动的综合领先指标显示,20082月,七大工业国中,除日本外,其他国家的领先指标均出现下降,同期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领先指标也有所下降。

2.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加剧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根源在于美联储长期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了投资者炒房成本,并导致房地产信贷盲目扩张,而危机蔓延的影响则涉及到多个层面。首先是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其次是金融业上市公司业务亏损,引发股票被抛售,股价下滑;三是政府放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汇价大幅下跌。

危机爆发后,美国除了直接注入资金外,还采取了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退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也一致同意加强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美国政府最近又提出了全面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计划,内容涉及广泛,被认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彻底的监管体制改革。上述政策和措施对于缓解次贷危机的影响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货币政策生效会有一段较长的时滞。同时也有人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流动性大幅增加,埋下新的祸根。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业损失尚未充分显现,暴露的损失仅限于银行所持有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贬值,银行贷款本身质量尚未出现大范围的恶化。一旦有新的问题出现,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将在所难免。

3.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进入2008年以来,尽管世界经济增势明显减缓,但在天气不利、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推动下,国际石油、小麦和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特别是近期全球股票市场在波动中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投机资本为追逐利益大量涌入商品市场投机炒作,对初级产品市场价格高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世界银行统计,3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平均为每桶101.84美元,环比上涨9%,同比上涨68.1%;小麦价格环比上涨3.5%,同比上涨1.2倍;大豆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78.9%;有色金属价格再次上涨,铜价环比上涨7%,同比上涨30.8%。作为规避通胀风险重要工具的黄金价格更是大幅上涨,3月环比5%,同比上涨47.9%,期货价格一度达到每盎司1033.9美元。4月份以来,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仍在上涨,其中原油期货价格已接近每桶127美元。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疲弱、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2008年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无论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食品和能源价格都在上涨,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加大。20083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欧元区上涨3.5%,为欧元启动以来最高;日本上涨1.2%,为19984月以来最高;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南非分别上涨3.9%8.2%6.7%10.6%高通货膨胀势必侵蚀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抑制消费和投资,最终拖累经济增长。

4.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

从历史经验看,每当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贸易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呈现两位数的高水平,既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争端。2008年,在世界经济环境复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可能出现持续滑坡,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导致贸易摩擦增多。目前,欧盟内部对贸易赤字的抱怨有所升温,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因贸易不平衡导致的贸易摩擦加剧,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更趋谨慎,并将继续就汇率、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可能对世界贸易更加不利。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贸形势前景

美国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2%,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下滑的交叉影响,美国实体经济进一步走弱3月份,美国零售额同比增长1.8%,连续第2个月增速回落;失业率上升到5.1%,为200510月份以来的新高。2008财年(2007101日开始)的前6个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31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元走软并未改善美国的贸易状况,2月份,贸易逆差从月的590亿美元上升到623亿美元,为上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经济政策面临两难。一方面,需要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陷入衰退,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可能加剧流动性泛滥,进而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0.6%,增速与上年第四季度持平。IMF认为,2008年美国经济将陷入轻度衰退,全年增长率将只有0.5%

欧元区    2007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增长2.6%,接近上年水平,且高于同年美国和日本的增幅。出口对经济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2007年欧盟27国出口额增长16%,其中德国出口增长20%,贸易顺差规模2680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出口国和最大顺差国地位。

进入2008年,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影响逐步显现。首先,金融机构受损情况浮出水面。如瑞银集团冲销了140亿美元坏账,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冲销了5.89亿欧元(约合8.71亿美元)坏账,德国西德意志银行因次贷危机亏损10亿欧元。其次,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和整体经济前景愈加担忧,欧洲股市持续跳水。截至3月底,欧洲部分股指已较本轮行情高点下跌超过20%。欧洲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步伐已降至2005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企业信心已降至两年来最低点。第三,因外需减弱和欧元强势,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2008年以来,欧元对美元继续大幅升值,已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欧元区国家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欧盟委员会预计,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为1.7%,通胀水平将升至3.2%IMF预计,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1.4%,低于上年1.2个百分点,其中德国、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均为1.4%

日本    2007年日本经济增长2.1%,略低于上年的2.4%。净出口和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美国经济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出口,全年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0%,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属于较低水平。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金融机构的冲击有限,直接损失并不严重。

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大,美元汇价继续走软,日元相应升值,进一步抑制了日本的出口。3月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3%,低于同期11.1%的进口增长率,当月贸易顺差11143亿日元,同比下降30.5%出口增长缓慢将对日本经济造成较大冲击,拖累经济增长。日本内阁府3月份的月度经济报告认为,日本经济复苏陷入停滞。3月份,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物价上涨的压力还在加大。2月份和3月份,日本失业率均为3.9%,比1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国内和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已导致企业招聘员工的意愿下降。OECD预计,尽管亚洲经济增长强劲仍将有利于日本出口,但日本经济增长总体较为疲软,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将为0.3%,二季度将为0.2%IMF预计,200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4%,低于上年0.7个百分点。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不大。一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购买次贷规模较小,且拥有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二是发展中国家强大的内部需求部分抵消了外部冲击的负面影响;三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多年实施的稳定经济政策已见到成效。2007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达到9.7%,拉美国家经济增长5.6%,非洲地区经济增长6.2%;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增速分别达到5.4%8.1%9.2%

    进入2008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外部风险增大。尽管新兴经济体由于收入提高等因素,内需增长仍然保持强劲,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美欧金融风险外溢和经济减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不可忽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以及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均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造成很大影响。IMF预计,2008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由上年的9.7%降至8.2%,拉美地区增长4.4%,非洲经济将增长6.3%;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下降至4.8%6.8%7.9%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